井下救生舱生产标准草案出台
涉及千亿元市场“蛋糕”
张然
近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起草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检查验收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发布,至此,包含井下救生舱在内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了正式的建设和验收标准。救生舱生产市场估计涉及上千亿元的利益,面对这么大一块“蛋糕”,国内各个厂家纷纷摩拳擦掌。
巨大的商机燃起生产厂家的热情,但是他们却一度陷入茫然。目前厂家最大的困境是苦于国家层面没有明确的产品标准。一般情况下,国家认证都是有了明确的产品标准,生产厂家根据这一标准进行生产,然后有关部门组织评审、认证。一位救生舱研发技术人员介绍,现在救生舱生产领域,生产厂家只能根据国家不同部门现有的一些笼统的规定,自由发挥,制定自身的企业标准。然后进行各种实验,找资深专家论证。由专家出具意见,向认证部门推荐。
国产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样品。资料图
东北一位生产厂家负责人说,由于目前国家没有行业准入标准,一些小厂看到有利可图,在不具备研发能力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项目,生产出来以后为了抢占市场,不顾国家矿用产品下井必须经过安标认证的规定,先行以价格等优势违规在部分地区的煤矿下井。
为何基层急需的国家标准难以出台?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识中心副主任杨大明介绍,由于救生舱的生产在我国还是空白,必须有了产品才能出标准,标准需要在产品的不断试用中才能完善。作为一项生命工程,产品标准涉及的每一个指标都必须经过缜密的研究。
此次包括救生舱生产标准在内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定的出台,将引导市场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